创业项目 | 2022年04月24日15:31:02 | 阅读:721 | 评论:0
朱大姐说,今年自然灾害少,棉花长势好,单产估计低不了,再加上大家都说籽棉收购价格能超过7.5元/公斤,看着长势齐整的棉花,她心里乐开了花,觉得再辛苦也值得。据了解,由于党的政策好,多年来,在新疆种植棉花,收入一直较为稳定,棉花种植已是朱大姐家劳动致富的传统项目。今年,她与儿子多承包了2400亩地,预计收入较为乐观。
“荒地开垦出来以后,我就想着法子提高土地地力,向周边的维吾尔族牧民朋友购买大量羊粪等来改善土壤结构,同时积极从中棉所等科研机构引进棉花良种。”闫友法说,随着种植棉花经验的不断积累,他注意到棉花下游需求的变化,注意到优质棉花种子对提高产量、质量的重要性。于是,他一方面搞好棉花种植,另一方面组建自己的棉花种子培育团队、研究所,并及时报审自己培育的棉花种子。而为了推广棉花良种,他自己先进行示范性种植,再免费提供棉农种子,同时提供技术服务。在此期间,他几乎每天都在田里观察棉花长势,摸索不同品种的田间管理方法,风吹日晒得脸上脱层皮。
现阶段,新疆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,产量占全国的87%左右。与此同时,新疆棉花凭借品质优、产量大、价格适中等优势成为纺织企业的首选原料,其是全球纺织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更为重要的是,当前,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,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,当地各族人民正携手迈向共同富裕之路。
在新疆生活了数年,朱大姐成了家,生活逐渐稳定后,她就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在新疆种出好棉花。当时,新疆地方政府很重视棉花产业发展,经常安排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棉花种植技术培训,但那个时候,人们还是比较保守的,不愿率先种植棉花。朱大姐由于在老家种过棉花,加上她自己也喜欢尝试新事物,就积极进行棉花种植试验。第一年,棉花种下去,朱大姐不辞辛苦地小心守护着。不过,由于对新疆的天气没有重点关注,棉花出苗以后不是被风沙刮死、掩盖起来,就是被太阳晒死,或是被突然出现的冰雹砸断。之后,她在棉田周边建坝种树防风沙、修渠引水促灌溉,在多次补种以后,棉花终于长了起来。看着棉苗一天天长大,朱大姐心里很高兴,不停地加水、加肥,最终棉株超过1.6米高,并且枝叶繁�。然而,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――棉花光长枝叶不结棉桃。原来,朱大姐缺少棉花生长期的田间管理,打顶少、水肥控制不科学,她一年的辛苦就这样白费了。
“说起为什么到新疆来种棉花,‘心酸的故事’那是一萝筐。”朱大姐告诉记者,1983年,她还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,远在新疆工作的小姨回家探亲,嗑着喷香的新疆瓜子、含化着甜酸的干杏果脯,她天天缠着小姨讲述新疆各地的奇异传说。其中,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:新疆地大物博,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,“打”下来的粮食吃不完,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可以坐在被窝里吃着哈蜜瓜、啃着白面馒头看电视。
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,通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,闫友法不仅在新疆建立了棉花种子研究院,而且在海南三亚、云南建立了棉花种子繁育基地,培育的长绒棉品种在相关领域独树一枝,品质可以和优质美棉品种相媲美。目前,他和他的研发团队正专注于开发自动脱叶棉花品种。届时,棉农种上这样的品种,待棉花成熟采摘时,根本不用再打脱叶剂,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,又可以保护环境。未来,新疆的天空将更加湛蓝、云儿将更加洁白,与天山的雪峰、棉田的银花一起构成一幅锦画。
“新疆的天地无边无际,初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,一切都是新鲜的。”朱大姐到了新疆,跟着小姨种植小麦与玉米,当时棉花在新疆还未大面积推广。虽然农活辛苦,但饮食上比老家高一截,不但吃得饱,而且吃得好,小麦面馒头可以天天吃,最重要的是有了工资。把钱汇给父母,能帮着家里解决不少生活上的难题。
“每年7月中下旬,在新疆广阔的田野上,到处可以看到绿油油的棉田中开满了乳白色、浅黄色、粉红色的花朵,标志着棉花生长已到了现蕾与结铃盛期,此时广大棉农需要不分昼夜地在棉田忙碌,打顶、喷药、浇水、施肥、除草。不过,与以往相比,由于优良品种的推广、农业现代技术的大面积应用、自动化机械使用程度的提高,近年来这些工作大都让‘机器’去完成了,棉农的劳动强度已经大幅减轻。”在新疆呼图壁县,期货日报记者遇到了在这里包地种棉花的河南老乡朱大姐。对于新疆棉花产业日新月异般的变化,朱大姐有着自己的深刻感受。
“有句古话讲得好,‘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’,回想一下来新疆17年的经历,那是感慨万千,真的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。”好不容易找到新疆闫氏德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友法时,他还在棉田给棉农讲解棉花打顶技术要点。待他稍有空闲,才与期货日报记者聊起来新疆创业的情景。由于他来新疆后经历太过“丰富”,记者感受到他脸上每一道皱纹都蕴藏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。在众多的故事中,我们姑且拿棉花育种这一个来讲讲。
(责任编辑:admin)相关文章
元宇宙网
www.x6z.cn